物联网(IoT)设备的普及正深刻改变着工业、医疗、家居等领域的运营模式,但续航问题始终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核心痛点。对于依赖电池供电的传感器、智能终端等设备,低功耗设计不仅关乎用户体验,更直接影响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。北京稳格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稳格科技”)凭借10余年低功耗硬件开发经验,总结出延长物联网设备续航的3大核心策略,结合实际案例解析如何通过硬件优化实现“超长待机”。
策略一:动态电源管理(DPM):按需分配,精准控能
物联网设备的工作模式通常包含“活跃状态”(数据采集/传输)与“休眠状态”(待机),但传统设计往往因电源分配不合理导致能耗浪费。动态电源管理(Dynamic Power Management, DPM)通过实时监测设备负载,动态调整各模块供电电压与频率,实现“按需供电”。
关键技术点:
1. 多电压域设计:将核心处理器(MCU)、传感器、无线模块等划分为独立电压域,根据工作状态切换供电电压(如MCU从1.8V降至0.9V);
2. 时钟门控(Clock Gating):关闭未使用模块的时钟信号,减少动态功耗(如关闭未激活的ADC采样电路时钟);
3. 低功耗模式切换:利用MCU的低功耗模式(如STM32的Stop Mode、Sleep Mode),将待机电流从mA级降至μA级。
稳格科技案例:
· 为某农业环境监测传感器设计DPM方案,通过动态调整温湿度传感器的采样频率(从1Hz降至0.1Hz),配合MCU的Sleep Mode,使设备续航从3个月延长至18个月,电池成本降低70%。
策略二: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:选对协议,降低传输能耗
无线通信是物联网设备的主要能耗来源,不同通信协议(如Wi-Fi、蓝牙、LoRa、NB-IoT)在功耗、传输距离与数据速率上差异显著。低功耗硬件设计需根据应用场景选择最优协议,并优化通信策略。
协议选型建议:
协议类型 | 典型功耗(mA) | 传输距离 | 适用场景 |
LoRa | 10-50(峰值) | 1-15km | 远距离、低频次数据传输 |
NB-IoT | 30-100(峰值) | 1-10km | 移动网络覆盖区域 |
BLE 5.0 | 5-20(峰值) | 10-100m | 短距离、高频次数据传输 |
Zigbee | 15-40(峰值) | 10-100m | 家庭自动化、组网场景 |
通信优化技巧:
· 数据聚合传输:减少通信次数(如每小时打包10次传感器数据后统一发送);
· 自适应调制解调:根据信号强度动态调整传输功率(如LoRa的SF7-SF12自适应);
· 唤醒接收(Wake-on-Radio):仅在需要接收数据时激活无线模块(如BLE的Extended Sleep Mode)。
稳格科技案例:
· 为某智能水表设计LoRa通信方案,通过数据聚合(每日上传1次)与自适应功率调节,使设备在5年续航要求下,电池容量从5000mAh降至2000mAh,成本降低40%。
策略三:硬件选型与电路优化:从元器件到PCB的细节控能
低功耗硬件设计的本质是“细节优化”,从元器件选型到PCB布局,每个环节均可能影响整体能耗。
元器件选型原则:
1. 低功耗MCU:选择具有低功耗模式、低工作电压(如1.8V以下)的MCU(如Nordic nRF52840、STM32L5系列);
2. 低泄漏传感器:优先采用CMOS工艺传感器(如MEMS加速度计),其静态功耗可低至nA级;
3. 低功耗电源芯片:使用DC-DC转换器(如TPS62740)替代LDO,效率提升30%以上。
PCB设计要点:
· 减少寄生电容:缩短高频信号走线(如无线模块的天线馈线),降低动态功耗;
· 优化接地设计:采用星型接地或单点接地,避免地环路引入噪声与额外功耗;
· 分区供电: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独立供电,减少数字噪声对模拟模块的干扰(如ADC采样精度提升)。
稳格科技案例:
· 为某可穿戴设备设计低功耗PCB,通过优化天线馈线布局(缩短50%),使蓝牙传输功耗降低15%,设备续航从7天延长至10天。
稳格科技:低功耗硬件设计的“全链路服务商”
物联网设备的低功耗设计需兼顾协议选型、硬件优化与系统级策略,任何环节的疏漏均可能导致续航不达预期。北京稳格科技提供从需求分析、元器件选型、电路设计到测试验证的“全链路低功耗解决方案”,已成功交付50+物联网硬件项目,覆盖智能表计、环境监测、工业传感等领域。无论是初创企业的原型开发,还是成熟企业的量产优化,稳格科技都能通过精细化设计帮助客户实现“超长续航”与“成本可控”的双重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