稳格科技突破行业瓶颈:AI驱动的用电量预测模型助力电业局实现精准决策
在能源数字化转型浪潮中,用电量预测的精准度直接影响电网调度、新能源消纳及用户侧管理效率。传统模型因数据维度单一、算法适应性弱等问题,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用电场景。近日,稳格科技凭借其自主研发的“多模态动态预测系统(MDPS)”,成功为某省级电业局构建了高精度、强适应性的用电量预测模型,标志着电力行业预测技术迈入智能化新阶段。
一、技术突破:三大创新重构预测范式
1、行业用电特性深度解构
稳格科技摒弃传统“一刀切”的分类方式,基于历史数据构建了峰谷特性、月/年电量时序、关联产业波动的四维指标体系。例如,通过分析制造业用电的“订单-生产-交付”周期,将相似生产节奏的企业归为同一预测单元,使分类数量减少40%的同时,预测误差率降低至2.3%。
2、熵权-GM(1,N)融合算法
针对传统熵权法在多指标权重分配时易受极端值干扰的问题,稳格创新引入改进熵权法,结合灰色关联度动态修正权重。例如,在夏季高温预警期间,模型自动提升空调负荷、工业避峰等指标权重,使区域日用电量预测精度从88%提升至96%。同时,通过EMD分解技术剥离原始数据中的噪声,进一步优化GM(1,N)模型的长期预测稳定性。
3、实时数据融合与自学习机制
模型接入气象、经济、政策等20+外部数据源,构建动态知识图谱。例如,当某地发布“限电令”时,系统自动关联当地高耗能企业用电数据,结合历史限电期间的负荷波动规律,实时调整预测值。此外,通过在线学习框架,模型每周自动更新参数,适应用电结构快速变化。
二、应用价值:从“经验驱动”到“数据驱动”的决策升级
1、电网调度优化:某地市电业局应用后,备用容量需求减少15%,新能源弃电率下降8个百分点。
2、用户侧管理:为5000+大工业用户提供个性化用电建议,帮助企业降低峰值电费支出超20%。
3、政策模拟推演: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模型可模拟不同电价机制对用电行为的影响,为政策制定提供量化依据。
技术团队揭秘:稳格科技研发团队由10余位电力、AI领域专家组成,核心成员曾主导国家电网“十三五”智能电网规划项目。团队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的目标不是替代人工决策,而是通过数据透明化,让调度员从‘救火队员’转变为‘战略指挥官’。”
三、行业影响:开启电力预测“精准时代”
该成果已通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权威认证,并在3个省份落地应用。据测算,若在全国推广,每年可减少电网建设冗余投资超50亿元,降低用户侧用电成本约120亿元。目前,稳格科技正与新加坡能源集团合作,探索模型在东南亚市场的适应性。